会员登录
全球ESG发展趋势及中国实践的思考(下) ——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企业要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发布时间:2022-05-12 来源:深圳格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 格隆汇

去年至今,资本市场最大的事件,就是监管趋严,使得一批行业出现大变局。

最大的案例是互联网和校外教育,后者就不用提了,互联网虽然还在,但也遭遇行业诞生以来的最大的变化,反映在股价跌幅上,就连昔日巨无霸公司,跌幅也高达7成。

很多投资者或许都没料到,这些此前还是资本市场绝对宠儿的公司,突变的速度如此之快,甚至被打得措手不及。但也正因为这场剧变,使得大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怎么办?

其实,如果投资框架内加入一个企业经营评价指标--ESG,即分析和评估上市公司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e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方面的表现,帮助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很多疑问也就会迎刃而解。

一、监管变化——从追求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兼顾

首先需要承认,ESG作为舶来品,在过去国内企业的认知中并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在过去40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效率被摆在了优先发展位置。正所谓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翻译成商业语言,就是先以赚钱为主,其他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在这个总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商业界可谓将效率发挥到了极致,世界工厂、基建狂魔、互联网高地,都是这一时期造就的。但是,这些看似亮丽的称号背后,是环境的牺牲、工人福利的压低、贫富差距的拉大,说白了就是过度追求效率,就会使得公平出现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相应影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看似有点矛盾,但却是现代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石。没有效率,公平就有可能被打破,甚至会产生更多的不公平,这也是国家过去一直提倡的,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没有公平,效率想要提升,同样会遭遇各种限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味地任由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收割市场,慢慢会发现,这个市场的效率会越来越差,因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一方就失去追求效率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如此,1990年代后的日本也是如此,现在韩国好像也正在步其后尘。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家要在去年对多个行业实施反垄断,而互联网又成为反垄断的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就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这个提法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92年初最高领导人在“南方谈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一切发展的初心,也是终点,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总路线。

共同富裕的提出,是国家对过去过度强调效率,对公平有所忽略的一次纠编,也是经济从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内在需要,更是走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对于企业而言,是打造良好的社会品牌形象,也是降低因监管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这也意味着,企业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过度地强调效率,而应该更多地介入到社会公平领域,做更多有助于公平的事情。否则,监管的大棒随时会落在企业身上,看看互联网大厂,第一电商平台被罚182亿元,第一外卖平台被罚34.42亿元,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有置于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才能更清晰地看清ESG的意义。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未来,中国企业必须重新审视ESG的作用和意义,更好地践行ESG的要求。

二、企业应对——从追求EPS,到EPS与ESG并重

关于企业如何在ESG上做得更好,以下两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切合中国的国情,要深刻理解国家的监管要求。换句话说,就是企业需要主动去寻找自身业务和国家发展方向,和监管要求的方向一致性。

以科技行业为例,目前国家在这一块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突破基础技术创新,一来解决西方“卡脖子”问题,二来加快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尤其是资本和研发实力雄厚的,就需要更多地思考这两个问题:

现有业务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国家解决这两个问题?

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又多大程度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

如果公司在这两个问题上有清晰且肯定的答案,那它的发展就顺应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在ESG方面的表现就会有超一般的表现。

具体地说,还是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大厂们在资本和研发的实力上毋庸置疑,它们就应该更多地向基础技术研发创新进军,如操作系统、软件基础架构、基础工具设甚至是硬件的芯片等等,因为这些“地基”始终掌握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手中,中国的互联网即使再高屋建瓴,都不过是建立在别人的根基之上,别人完全可以通过搅动“地基”来搅动你。一旦“地基”不稳,任何高楼大厦都可以瞬间崩塌。在应用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可以傲视全球,也正因如此,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更应该把资源投向“地基层”,趁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国家之所以大张旗鼓地整顿互联网行业,其实也在对外表示一个鲜明的动向:如果只是纯粹在应用层上做文章,通过换个包装,即所谓的模式创新,来快速获得垄断地位,在进而获取垄断利润,这是所谓的技术创新国家现在不需要了,国家真正需要的,就是基础层面的技术创新。

尽管这条道路走起来未必很顺利,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成本,但从长远的发展上看,这是一条有效规避监管风险,提升企业硬实力,从而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可持续商业成功的道路。走最容易走的路,最后往往无路可走,走困难而正确的路,最后很可能越走越宽。

第二,对于常规的、非科技类的行业,企业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向社会、向民生输送更多的效益。

打个比方,高污染的企业,就得顺应碳中和的大趋势,主动在节能减排上做更多,也就是在环境(E)方面做出贡献,这当然会增加生产和运营成本,但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更多作为,监管处罚同样会增加这方面的成本,而且这种成本对公司的发展非但没有作用,而且还会落得个不好的社会名声。而在这块方面如果走得早走得快走得坚定,就有机会开启企业的新局面。

又如金融行业,应该多将自身的资源倾向于对环境(E)、社会(S)的领域,对新能源行业以及主动进行环保改造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信贷、投资、融资支持,减少对传统能源尤其是不肯进行环保改造的企业的金融支持;对疫情下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更多的信贷优惠,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以及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科技公司出台更多的资源倾斜。

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真正为股东(包括公众股东)创造合理的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在国内股市,各种上市公司管理层,连同外围炒家,一同坑股东的事情发生过不少。归根结底,就是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管理层、大股东权力过大,而又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纠错机制,最终导致利欲熏心,各种坑害中小股东的事情发生。

对于国内的上市公司而言,要在治理(G)中有好的表现,就必须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纠错机制,最终杜绝各种治理问题,真正令公司走上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三、市场投资——要关注财务数据,也要关注ESG指标

ESG除了对于上市公司,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重视的指标。

换句话说,投资者评估投资机会时,不能够只注重常规的财务指标,而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找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公司。这或者未必能够短期内有很多收益,但只要拉长时间看,这会是相当稳健和有价值的投资,长期的价值最终也会在股价和投资回报中兑现出来。

这里举一个美国的案例,美国一家著名投资机构--路博迈在过去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跟踪调研ESG对美国股市长期回报有何种影响。最后他们通过对比后发现,从1999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10000美元在道琼斯指数的投资会增长到29660美元,但如果同样的金额在加入ESG因素后的大盘指数投资,会增长到38044美元。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8年9月之后的美国两大银行股--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股价表现都很类似。然而到2016年,富国银行爆出丑闻,员工创建几百万个虚假开户,以粉饰交易和财务数据,公司因此解雇了5300名职员。从那以后,两者的股价走势出现了天壤之别。

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在丑闻前后的股价走势

 1652336067518272.png

来源:choice

来简单算一笔投资回报,如果你在2008年9月同时投资100美元在以上两家银行,10年后的2018年9月30日,富国银行的投资变成180美元,而摩根大通的投资变成306美元,如果在换算到现在,差距就更大,在上图的股价走势图中就有清晰的展示。

很明显,富国银行之所以爆出丑闻,追根溯源,可能是价值观出现扭曲、过分追求经营业绩而忽略风险,又或者公司的风控存在大漏洞,而这一切,必然离不开公司管理层,也就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其实,投资者在投资分析框架中加入ESG因素,还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风险。比如对于高污染企业的研究,如果发现在估值上没有反应该公司在环境污染上的风险,同时,又发现该公司历史上出现过罢工、社会事件等,说明公司在环境(E)、社会(S)方面存在风险,虽然这样的风险未必会再次出现,但一旦暴露,股价就很容易大跌,投资者就需要考虑清楚有没有必要将自己置于这样的风险敞口中。如果没有必要,那就可以直接屏蔽这间公司。

近年来,国内相继爆出诸如“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罗平锌电重金属污染”等有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最终迫使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甚至退市,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还是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下。

其实这也不能怪投资者,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企业财务数据、基本面分析报告中难以客观反应的东西,更是传统投资分析和估值模型无法量化的东西,但如果加入了ESG方面的研究,就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避免投资损失。

四、尾声

对于企业而言,ESG是追求利润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桥梁。

过去,中国从贫穷落后的状态下,需要快速实现工业化,企业对ESG有所忽略,其实也是无奈之事,这并非中国独有,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老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但是,在由低端走向中高端的过程中,ESG又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东西。

当下,在国家从初级发展模式转换到中高级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上市企业也只有重新审视ESG以及自己在该方面的做法,才能够找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道路。

对于投资者而言,ESG是发现真正价值,规避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

一个企业只有创造了社会价值之后,才能自然而然为股东创造价值;纯粹能赚钱的公司,不一定是优秀公司,只有在ESG有良好表现的公司,可以称之为优秀公司,成为这样的公司,才能够获得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选择这样的公司,投资者也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收获更加长期稳健的回报。

 

(本文由深圳格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会员风采更多>>

[联系我们]电话:010-68008968    邮箱:contact@lcab.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北京友谊宾馆11号楼 邮编:100873

版权所有:北京上市公司协会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13

备案号:京ICP备14046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