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1-03-30 来源:北京证监局 作者:北京证监局

——吴运浩同志在 2021 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

 一、传达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精神

2021 年 1 月 28 日,证监会召开了2021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 2020 年证监会系统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重点任务。会议认为,面对新冠疫情蔓延和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证监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方针,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防控疫情、深化改革、防范风险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证监会系统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特殊时期作出特别安排,在开辟审核注册和登记备案“绿色通道”、股票质押展期、对受疫情影响公司延长业务办理时限和减免费用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科学合理保持 IPO 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效率,全年共 394 家公司首发上市,融资 4670 亿元,规模创十年新高;认真落实北京“两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资本市场相关支持措施落地实施。全力实现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坚持把促进市场平稳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挥市场内生机制作用;通过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迈出了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的关键一步。推进科创板关键制度创新,稳步推进新三板改革,发布实施退市新规,加快形成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合力。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韧性明显增强。重点领域风险总体收敛。坚持化解存量和遏制增量并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成效,高比例股票质押家数较峰值下降超过一半。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全面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分类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督促“讲真话、真整改”,强化中介机构能力和责任,压紧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恢复态势不断得到巩固拓展,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都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资本市场内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挑战依然不少,必须从“十四五”的中长期视角研判资本市场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会议强调,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资本市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会议明确了 2021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着力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此外,会议还研究部署了2021 年把党的领导优势和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有机结合、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落实落地、保持复杂环境下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势头、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和打击行动、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等方面重点工作。

二、客观全面准确认识辖区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基础制度,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要客观全面准确看待资本市场新形势,主动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稳中求进,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各项工具,继续在推动经济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头雁效应”。在此,主要讲三个新形势,供大家研究讨论。

(一)积极看待发展新形势

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证监会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部署下,实施了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着力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市场体系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双向开放的深度广度日益拓展,市场生态的向好趋势持续巩固。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已超过42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五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产业升级的“领跑者”,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从上市公司条线看,近年来各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在IPO端,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三原则,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持续监管端,针对科创板增量改革、创业板存量改革的不同特点,证监会分别制定两个板块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制定或修订上市规则等配套制度,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显著增强。在并购重组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重组上市监管规则,完善“分道制”“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实现定向可转债并购常态化,进一步激发并购市场活力。在退市端,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全市场共有49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渠道退出,一批市场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平稳出清,常态化退市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更是大有可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对资本市场重点任务的直接要求;同时,规划纲要中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都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强化枢纽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阶段,资本市场面临着更宝贵的发展机遇,也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北京辖区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优秀代表,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更要当仁不让,抓住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重要机遇,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各项机制和工具,更好增强竞争实力,更好融入国家战略。

在此,还要重点讲一下北京“两区”建设情况。2020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北京市积极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建设工作。“两区”建设共涉及251项政策,其中109项与金融相关。证监会高度重视首都资本市场发展工作,多次就资本市场服务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两区”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并给予大力支持。关于“两区”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明确突出“两区”建设的四大定位,即:紧扣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个主要特征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明确北京要打造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规则引领的数字经济试验区和京津冀协同开放平台。同时,工作要点还明确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金融4大产业,探索全产业链开放。对此,也请大家认真、及时学习了解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和任务要求,结合各公司自身情况,在经营发展中抓住机遇,在政策红利下争取更大的发展。

(二)科学认识风险新形势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百年变局的深刻塑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如果安全的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从金融领域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证监会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标本兼治,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有效缓释。我局按照证监会的指导,坚持风险导向,突出精准监管,细化上市公司风险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聚焦问题公司和风险公司,对一些比较突出的风险点进行了精准拆弹,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增量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取得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种风险形势也容易传导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从国际上看,在疫情导致的大规模经济衰退影响下,世界各国大多出台了超常规的刺激政策,但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复苏形势有所分化,呈现出不平衡不稳定的特点。主要发达经济体流动性扩张的外溢效应明显加大,宽松流动性环境下大量低成本资金追逐高收益资产,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或将加大,可能对资本市场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冲击。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旧突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对经济长期发展形成制约。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边际改善的预期有所增强,但疫情带来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业绩分化可能加剧。今年投融资两端可能面临流动性紧平衡,外资净流入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在内外部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资本市场运行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份重大的政治责任。各上市公司要深刻体会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经营决策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统筹安全发展,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充分敬畏执法新形势

近年来,证监会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坚持监管姓监,持续强化监管。一方面,把完善基础制度作为总纲,显著提升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健全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相互衔接、互相支持的有机体系。新《证券法》的实施,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特别强调了对股东、实控人的违法追责,完善民事责任制度和代表人诉讼制度,进一步加大了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和力度。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实施,进一步完善了退市标准,简化了退市程序,提高了退市效率,强制退市制度成为打击证券市场严重违法行为的重要利器。今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从刑事责任角度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强化了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使资本市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也为行刑衔接、形成法治供给闭环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障。另外,中央深改委在去年11月审议通过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审议通过关于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将推动加快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大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惩治力度。

另一方面,坚定履行好法定职责,坚持“零容忍”,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在日常监管中,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找共性,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在稽查执法中,始终坚持“零容忍”,聚焦重点领域和市场关切,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信披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查处了康美药业、獐子岛、康得新等一批市场关注度高、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不断净化市场生态。

今年初的监管工作会议上,易主席强调要把今年确定为“落实年”,从理念到行动,从日常监管、行政执法到民事赔偿、刑事惩戒,都要全方位贯彻“零容忍”要求;同时,今年要提升科技与监管业务的融合,强化科技对监管的有效支撑,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各上市公司一定要认清形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坚守法治底线,合规经营,避免“踩红线”、“越雷区”,不要以身试法。

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构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核心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视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19年,证监会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深改12条”重点任务之一,制定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时隔十五年再次就这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我们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资本市场是连接实体、科技与资本,连接融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上市公司则是资本市场的支柱和基石,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判断一个市场成熟与否、质量高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是重要衡量标准。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家数、市值已稳居世界前列,但整体质量仍有待提升。

二是资本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关键之举。但由于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治理失衡、规范运作水平较低等问题,市场“晴雨表”功能无法有效发挥。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可以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的“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链的壮大,引领经济行稳致远。

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能力,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各上市公司要正确认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意义,明确企业责任,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规范发展、提高质量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围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我简单提出几点要求和倡议。

(一)坚持合规发展,切实夯实经营基石

依法合规经营是所有企业应当恪守的行为底线,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更要带好头、做表率。但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挑战监管权威、无视规则红线,违规担保、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屡禁不止;个别公司为增加业绩,铤而走险,虚构交易、虚做利润,进行长期造假且金额巨大。新证券法施行以来,证监会系统加快完善配套规则,对部分规章进行“立改废释”,刑法修正案的落地,推动刑法和新证券法强势“联动”,资本市场的法制供给明显“提质增效”,一张全方位、高覆盖率的“法网”正逐步形成。

辖区各上市公司及“关键少数”应对法律规范心存敬畏,积极学习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新举措、新安排,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深刻认识自身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履职能力,摒弃路径依赖,不抱有侥幸心理。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操纵股票价格,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同时,要加强对大股东、实控人法律法规的宣讲,将合规意识理念贯穿始终。

(二)坚持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健康完善、公开透明、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30年的发展探索,我国上市公司群体规范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然而,我们仍应该看到,个别公司“关键少数”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等、靠、要”倾向,主动性不足;有的公司内控失效,对下属公司疏于管理,子公司违法违规事项频发;还有个别“关键少数”合规意识淡漠,违规减持、短线交易等低级错误屡屡发生,股东违反承诺、同业竞争问题长期不予解决,诚信缺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行动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强化公司治理内生动力,将规范公司治理的理念从外部推动转变为行动自觉。

今天的参会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都属于“关键少数”,你们是上市公司合规经营的核心力量,也是规范运作的重要保障,要带头做到“知敬畏、守底线、尽责任”。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规则意识,提高合规履职能力,专注公司发展,做到忠实勤勉尽责。要对标最佳实践,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强化自我规范和内生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确保职责到岗、责任到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遵守决策权限,履行审批流程,规范行使股东权利,引导公司规范运作。

(三)坚持稳健发展,自觉远离市场乱象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落地,股权、债权融资工具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拥有了更加多元、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如果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合理利用融资工具,将有助于企业壮大发展。但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热衷于炒热点、搞不切实际的跨界并购,频繁变更融资用途,不仅会影响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可能危及投资者利益。

企业上市后,势必会成为资本角逐围猎的对象,这时能否坚守初心,是对企业家的考验。希望大家充分汲取过往盲目扩张、粗放发展、风险频发而导致失败的案例教训,充分认识主业突出、业绩优良、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才是优质投资标的,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扎根实体、练好内功、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主业的航道上做深做强,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

(四)坚持共享发展,主动回报投资者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之本,尊重、敬畏、保护投资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证券监管部门的根本使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是共生共荣体,没有投资者的信任支持就没有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然而,有些上市公司对投资者保护工作重视度不够,缺乏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例如投资者热线形同虚设、长期无人接听;还有公司只重视机构投资者,轻视中小股东的诉求;更有公司披露的信息晦涩难懂,语焉不详,避重就轻,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工作,鼓励通过投资者接待日、见面会、业绩说明会的形式加强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努力回报投资者方面做好功课,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做守底线、负责任、有担当、受尊敬的企业。

(五)坚持创新发展,更好发挥引领作用

辖区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群体,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责无旁贷,对“国之大者”更要心中有数,要紧盯发展前沿,切实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把握新机遇,在深化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等国家重点重大问题上做出贡献。

当前,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四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联动,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起步良好。辖区的上市公司都深深扎根于北京,应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领域,关注潜在投资契机,做好各项业务布局,在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会员风采更多>>

[联系我们]电话:010-68008968    邮箱:contact@lcab.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北京友谊宾馆11号楼 邮编:100873

版权所有:北京上市公司协会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13

备案号:京ICP备14046734号-1